有人提出疑問,為什么天氣好陽光充足,還會缺氧?
因為在自然狀態下,溶解氧的含量和溫度成反比,也就是說,當水溫上升的時候,不是陽光越充足溶解氧就越高,實際上是減少的。
以下是各種溫度下飽和溶氧值,可看出溫度與溶氧成反比。
就像下面這張圖,一條左上向右下方向滑動的曲線,橫線表示水溫,豎線表示溶氧值,溫度越高,溶氧越低。所以,容易引起缺氧。
缺氧的后果,大家都知道,重則死魚損失,輕則是,
循環流水槽跑道養殖工程缺氧浮頭一次,三天不吃料,六天不長肉!
導致缺氧浮頭的三大原因
1、水體缺氧造成的浮頭
一般發生在高溫季節,半夜和凌晨較為常見,主要是池塘水體中溶解氧缺乏。
大家知道,池塘里有大量的藻類,當出太陽時水溫上升的時候,藻類在進行光合作用,產生了更多的氧氣溶解到水中,水體的溶解氧自然也就上升了。
所以,我們看到的正常情況下,都是池塘水溫上升,溶氧也上升。但是,太陽落山了,池塘水溫下降,溶氧也就隨之下降,因為光合作用減弱,不產生新的氧氣,但水中藻類、有機物質、魚類等消耗卻沒有停止,所以,容易「缺氧」死魚。
2、氨氮中毒或硫化氫中毒造成的浮頭
多發生在春季、晚秋和冬季,午后陽光充足,氣溫較高時發生,偶爾也發生在夏季。
氣溫和水溫的關系:氣溫的變化是比水溫要快的,大晴天時水上層溫度高于中下層,而溫度和溶氧是成反比的,表層水溫越高水就越輕,如果不開增氧機,水不會自然往下沉。但是在氣溫發生變化的時候,氣溫降低或突然下雨,上下水層就會交換,下面的無氧水就會上來,特別是底質不好的池塘,這時候就非常危險,「缺氧」死魚,在所難免。
3、鰓部疾病造成的浮頭
病魚體色發黑,行動遲緩,反應遲鈍,在池中缺氧情況下,病魚首先浮頭,聚集于增氧機旁,開機后浮頭癥狀不減輕,缺氧性浮頭和中毒性浮頭的區別是浮頭魚只是池中魚的一部分,并不是全部。
魚類缺氧浮頭的預防措施
養殖中,建議:
一天氣晴好常開增氧機
二減少投喂量
三常用過硫酸氫鉀改底
四安裝魚兒樂設備
五備好增氧抗應激產品
定期使用泰緣的復合過硫酸氫鉀常用改底系列產品進行改底、解毒和修復微生態。
獨特的配方使產品在水中發生鏈式反應,激發出新生態氧、新生態次氯酸,生成的硫酸自由基和羥自由基的氧化還原電位分別高達2.5-3.1 V和2.8 V,可以
直接把底部大分子有機物降解為短鏈小分子有機物,提高底部微生物分解有機物的效率;同時還可以保持底部具有較高的氧化還原電位,促進底部菌相平衡,從而促進底部有機質的分解。
定期使用,可以使板結、發黑的底部長期保持疏松的健康狀態,實現底好水好的健康養殖模式。
陰天時,晚上6點的溶氧是關鍵。24小時在線監測設備時時,若6點時溶氧大于5mg/L,注意觀察夜間溶氧,若6點時5mg/L以下,夜間一定要使用增氧+抗應激產品+“張素芳”潑灑姜,保持水中溶氧。
水產人一定注意查看天氣預報,提前防備,不要等魚浮頭了才覺得是“缺氧”。事實上,在出現浮頭前的一段時間里,魚就已經缺氧,實在受不了才會浮出水面。一次缺氧浮頭,就算幸存,也是三天只吃不長。
各種魚、蝦類所需溶解氧范圍(mg/L)